唢呐艺术(苗族大唢呐)
苗族大唢呐源自唐朝,其吹奏历史悠久,是研究苗族文化、苗族历史的依据之一,也是当地苗族精神文化、风土人情、生活习性、民族发展的集中反映。
苗族大唢呐由哨子、堵气盘、颠子、琴杆、碗口组成,区别于其他唢呐的主要特征是它特殊的尺寸——130厘米左右的长度、30余厘米直径的碗口。苗族大唢呐其表现形态为与打击乐相结合的吹打合奏。所吹奏的乐曲以民族五声中徵、羽、商、宫调为主,曲式结构简单,乐曲旋律平稳。吹奏时,需用鼻腔吸气,口腔(腮包)存气,这种换气技巧难度高,十分考验艺人的技术。
发布于:四川省翔云优配-股票配资工具-股票配资正规靠谱的公司-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